第(1/3)页 经历重重险阻,突破层层障碍之后,武德元年(618年)五月,李渊在长安称帝,正式建立了大唐王朝。李唐王朝的诞生,是李家父子通过不懈努力而获得的成果。同时,李唐建国,也象征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 然而此时,新生的大唐王朝,却面临着异常严峻的考验。由于隋末天下大乱,华夏大地再度分裂割据。唐王朝处于四方群雄的虎视眈眈之下,因此,李唐王朝肩负着平定四海,一统天下的历史重任。 为了实现大唐王朝一统天下的夙愿,因而确定了先固关中、东征中原、再平江南的战略计划,正式拉开了唐初统一战争的序幕!所以,李渊认为,一统天下的第一步,首先就要解决威胁关中的割据政权。可是,还没等李渊开始实施统一战争的第一步,他却收到了一个“意外之喜”。 身为反隋盟主的瓦岗军领袖李密,率领部众,前来投奔李唐王朝。在隋末群雄并起的乱世,李密无疑是一个风云人物。他曾经率领瓦岗军南征北战,威震中原,甚至一度就要攻下了大隋王朝的东都洛阳。 就是这样一位呼风唤雨,一呼百应的一代枭雄,为什么会突然前来投奔李唐呢?原因很简单,李密兵败于洛阳城下。那么,实力雄厚的李密,为什么会在洛阳城下功败垂成呢?洛阳城下,究竟又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较量?面对李密的来投,已经成为大唐皇帝的李渊,又会如何对待这位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瓦岗军领袖呢? 事情的来龙去脉,还得从李密围攻东都洛阳,娓娓道来。 大业十三年(617年)二月,实力日益壮大的李密,在瓦岗军众将的一致推举下,坐上了瓦岗军的头把交椅。当月,李密自称魏公,在河南巩县南郊,设立祭坛,祭天登位,年号永平。并且,李密所下达的文书,末尾的落款都是“行军元帅魏公府”。 李密自称魏公,成为瓦岗军领袖之后,开始大量分封瓦岗军的文武大员。先说对于谋臣的分封,李密委任房彦藻为元帅左长史,邴元真为元帅右长史,杨得方为左司马,郑德韬为右司马,祖君彦为记室。 再来看对于武将的分封。李密对于前任瓦岗军首领翟让,他对于李密有知遇之恩,这次还是翟让主动让贤,将瓦岗军首领之位让给了李密。所以,李密自称魏公后,对于翟让也非常感激,授予翟让为上柱国、司徒、东郡公,允许翟让可以自行设置长史以下的官属,减元帅府之半。 同时,李密又分封了瓦岗军的两位名将:单雄信、徐世勣。以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,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,各领所部兵马。单雄信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猛将,擅长使用马槊,被誉为“飞将”,《旧唐书·单雄信传》记载“少骁健,尤能马上用枪,密军号为‘飞将’。”后来,单雄信更是成为了评书演义中一个著名的绿林好汉。 至于徐世勣,后来更是成为了唐初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之一,历经唐高祖、唐太宗、唐高宗三朝,为大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徐世勣归顺李唐之后,唐高祖李渊专门赐他国姓“李”,从此改名为“李世勣”。 后来,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,他又改名为“李勣”,历任兵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三品、司空、太子太师,封英国公。只不过此时,他还叫徐世勣,是瓦岗军中的重要将领,还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少年英雄。 李密自称魏公,成为瓦岗军领袖,建立隋末瓦岗魏国政权,标志着他已经初步具备了改朝换代的雏形。很明显,李密的最终目的,是夺取天下。而且,经过李密的努力,瓦岗军的实力日益强大,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的第一起义军。尤其是李密建立魏国政权后,瓦岗军的力量更是进一步壮大: 于是赵、魏以南,江、淮以北,群盗莫不响应。……道路降者不绝如流,众至数十万。(《资治通鉴》) 大业十二年(616年),隋炀帝三下江都后,整个中原北方地区,真正地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。在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中,形成了三支最重要的起义军力量,它们分别是李密、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,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,杜伏威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。而李密、翟让的瓦岗军,正是众多起义军中的佼佼者。 在自称魏公,建立割据政权之后,李密下一步该何去何从?既然李密早已有平定天下的雄心,就必须要有大的行动。如果想要夺取天下,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。就像后来李渊占据长安,开创了大唐王朝,最终成就帝业。所以,李密也在寻找自己的落脚点。终于,李密将这个地方锁定在了——洛阳。 洛阳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地区的重心,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,都相继定都于洛阳。因此,大业元年(605年)三月,隋炀帝即位的当年,他就下旨营建东都洛阳。之所以要营建东都洛阳,隋炀帝主要看上了洛阳的地理位置。 因为,洛阳作为中原腹地,可以西控突厥、东安山东、北定辽东、南接淮扬,彰显大隋王朝傲视天下的独尊地位。按照《隋书》的说法是“控以三河,固以四塞,水陆通,贡赋等”。隋炀帝自己也曾经说过洛阳的重要性: 我有隋之始,便欲创兹怀、洛,日复一日,越暨于今。念兹在兹,兴言感哽!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,等于是在东部地区建立了一个坚强的政治核心,它成为了大隋王朝管理东部地区的大本营,使得隋朝更加容易对东部发号施令,更加容易治理和管理东部。它是隋王朝统治东部的重要象征。 李密当然明白洛阳的重要性,所以,只要拿下洛阳,便能号令天下。于是,李密便以洛口作为都城,命令护军田茂修筑洛口,加固城防。然后,环绕洛口四十里的区域,驻扎了下来。 紧接着,李密派遣左长史房彦藻,率军向东攻略,连克安陆、汝南、淮安、济阳等地,河南地区的大部分郡县,相继落于李密之手。可以说,李密现在几乎占领了大半个河南地区。接下来,瓦岗军的兵锋,直指东都洛阳。 问题是,攻打东都洛阳,并不是李密的初衷,早在几年前,他就对攻打洛阳不抱任何希望。 大业九年(613年)四月,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之际,负责押运粮草的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,突然在黎阳起兵反隋。最终,因为杨玄感起兵,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,也功败垂成。 就在杨玄感起兵之初,李密作为杨玄感的谋士,特别为杨玄感献出了上、中、下三条计策。首先,李密的上策是: 天子出征,远在辽外,去幽州犹隔千里。南有巨海,北有强胡,中间一道,理极艰危。公拥兵出其不意,长驱入蓟,据临渝之险,扼其咽喉。归路既绝,高丽闻之,必蹑其后。不过旬月,资粮皆尽,其众不降自溃,可不战而擒,此上计也。(《资治通鉴》) 其次,李密的中策是: 关中四塞,天府之国,虽有卫文升,不足为意。今帅众鼓行而西,经城勿攻,直取长安。收其豪杰,抚其士民,据险而守之。天子虽还,失其根本,可徐图也。 最后,李密提出的下策是: 简精锐,昼夜倍道,袭取东都,以号令四方。但恐唐祎告之,先己固守。若引兵攻之,百日不克,天下之兵四面而至,非仆所知也。 总结一下,李密的这上、中、下三策,他的上策,主要建议杨玄感引兵北上,占领涿郡,封堵临渝关,与高句丽前后夹击,让隋炀帝腹背受敌;中策,建议杨玄感一路西进,占领都城长安,致使隋炀帝有家难回;下策才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。 如果杨玄感选择上策和中策的任何一策,恐怕隋朝当时就会提前灭亡。可是,杨玄感思虑再三,既没有选择上策,也没有选择中策,而是选择了李密提出的下策,攻打洛阳。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,杨玄感兵败身死。 所以,攻打洛阳,并不是李密的初衷。可是如今,李密成为了瓦岗军的最高领袖,却率军攻略河南,对洛阳步步紧逼,这岂不是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吗?当初,李密仅仅是杨玄感的一个谋士,他是站在一个谋士的角度,去分析天下大势。现在,他是瓦岗军的最高领袖,他必须要从瓦岗军的实际情况出发。 李密之所以决定攻打洛阳,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。 第一,瓦岗军的根基在河南。 瓦岗军的第一任首领翟让,是东郡韦城县(今河南滑县)人,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法曹。大业七年(611年),因为犯了事被关进了监狱。可是,狱吏黄君汉欣赏翟让的骁勇,便私自放了翟让。 翟让逃出生天后,便前往河南滑县东南的瓦岗寨,聚众起义,扯起了造反的旗帜。不久,同郡的单雄信、徐世勣也一同参加起义。于是,翟让他们便在大运河永济渠沿岸,抢劫来往船只。这样时间久了,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“资用丰给,附者益众”,起义的队伍逐渐扩大起来,聚集了有万余人之众。 所以,瓦岗军的发家之地是在河南,崛起于中原地区,基本上大部分瓦岗军将士,都是河南本地人。因此,他们对中原是有着浓厚的乡土之情。李密如今的抉择,与杨玄感当年的顾虑一样。无论是攻打长安,还是占领涿郡,都是背井离乡,长途奔袭。瓦岗军将士不去打近在眼前的洛阳,却要长途奔袭,远离故土去进攻关中,这一点就很难让人接受。 第二,洛阳粮食产量充足。 自古以来,中原便是天下中心,经济发达,物产丰盈。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,将洛阳打造成了一个富庶的粮食基地,在洛阳城中和洛阳四周,建立了好几个大型粮仓和粮窖,里面储存着大量的粮食。 东都洛阳有一个粮仓:含嘉仓。经过近年考古出土发现,以及唐朝的有关记载,含嘉仓存有583多万石粮食,1石约等于81斤。这样一计算,含嘉仓的粮食应该是23.6万吨。含嘉仓的丰硕存粮,仅仅是东都洛阳“天下粮仓”的冰山一角。洛阳的丰硕存粮,可不是一个区区的含嘉仓,就能一言以蔽之。 除了存粮丰富的含嘉仓,隋炀帝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另外两个粮仓:洛口仓、回洛仓。以洛口仓为例,洛口仓光粮窖就有三千个,每一个粮窖就能容纳8000石粮食,估算下来应该是100万吨左右。另一个回洛仓,共有三百口粮窖,其囤积的粮食也在10万吨左右。如此一算,含嘉仓、洛口仓、回洛仓三大粮仓的储粮总和是133.6万吨。 李密明白,身处乱世,谁掌握了粮食,谁就掌握了主动权,有粮就有兵。其实,早在李密决定进攻洛阳之前,他就已经盯上了洛阳的一个粮仓:洛口仓。因此,李密就向当时还是瓦岗军首领的翟让建议,夺取洛口仓: 今百姓饥馑,洛口仓多积粟,去都百里有馀,将军若亲帅大众,轻行掩袭,彼远未能救,又先无豫备,取之如拾遗耳。比其闻知,吾已获之,发粟以赈穷乏,远近孰不归附!百万之众,一朝可集,枕威养锐,以逸待劳。纵彼能来,吾有备矣。然后檄召四方,引贤豪而资计策,选骁悍而授兵柄,除亡隋之社稷,布将军之政令,岂不盛哉!(《资治通鉴》) 于是,李密、翟让率领七千精兵,自阳城向北出发,越过方山,从罗口突袭兴洛仓,一举夺取了兴洛仓。打下兴洛仓后,李密下令打开兴洛仓,任由百姓取走粮库中的粮食。这样一来,果然带来了很好的效果,“老弱襁负,道路相属。” 李密非常看重洛阳的粮食优势,在他看来,只要拿下洛阳,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。手中有了粮食,就会拥有百万大军。有了军队,扫平天下,成就帝王大业,将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 第三,李密个人的雄心。 李密可不是一般的草根出身,与李渊一样,他也是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。李渊的祖父李虎,是西魏北周的“八大柱国”之一;而李密的曾祖父李弼也是“八大柱国”之一。并且,李密出生于辽东李氏家族,辽东李氏一族四世三公,是典型的高门大族。所以,李密从小就有一种贵族气质,志存高远,睥睨天下。 有一个故事,就能说明李密年少时的远大志向,这是记载于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中的故事。 李密年少时,师从于著名大儒包恺。有一次,李密前去拜包恺为师,骑着一头黄牛,在牛背上铺着一层蒲草坐垫,又将一整套《汉书》挂在牛角上。然后,李密一只手拿着牛绳,一只手则捧着书卷认真研读。 正巧,这个时候,越国公杨素从李密对面路过。杨素看到认真读书的李密,不禁心生好奇,上前问道:“何处书生,耽学若此?”李密抬头一看,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越国公杨素。于是,李密马上从黄牛上下来,向杨素恭恭敬敬地行礼,通报了自己的名字。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书,李密回答说:《项羽传》。一个能对项羽这样一个英雄无比崇拜的人,将来必然是一个不凡之人。所以,杨素曾经对儿子杨玄感等人,这样评价李密:“吾观李密识度,汝等不及。” 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,因此,李密从小到大便自命不凡,心中一直有着一个英雄梦。杨玄感起兵反隋之时,李密就成了杨玄感的谋士。后来,杨玄感兵败身死,李密被抓。可是,李密却略施小计,逃出牢笼,从此成了一个通缉犯,四处流亡,浪迹江湖。 兜兜转转了几年,胸怀大志的李密,终于找到了他人生梦想的出发点,那就是翟让的瓦岗寨。来到瓦岗寨后,李密可以说是如鱼得水,一步步带领瓦岗军发展壮大,威震中原。比如,李密刚来瓦岗寨,见到翟让所说的一番话,足以看出李密对于图谋天下的勃勃雄心,他的这番话是怎么说的: 刘、项皆起布衣为帝王。今主昏于上,民怨于下,锐兵尽于辽东,和亲绝于突厥,方乃巡游扬、越,委弃东都,此亦刘、项奋起之会也。以足下雄才大略,士马精锐,席卷二京,诛灭暴虐,隋氏不足亡也! 自比为汉高祖刘邦、西楚霸王项羽那样的盖世英雄,由此可见,李密也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,他也有意取代隋王朝,成就帝业。所以,在李密看来,只有攻下洛阳,方能号令天下,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。 综合以上三点因素,在建号魏公之后,李密就将瓦岗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,定成进攻洛阳。并且,当时的局势也有利于李密进攻洛阳。经过李密的努力,瓦岗军实力日益增强。隋炀帝三下江都之前,让自己的另一个孙子,越王杨侗,留守东都洛阳。而越王杨侗不过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,所以,东都洛阳人心惶惶。此时,正是李密率领瓦岗军,大举对洛阳用兵的大好时机。 就在李密决定攻打洛阳不久,李密便以孟让(山东长白山起义军首领)为总管、东郡公。大业十三年(617年)四月九日,孟让率领两千步骑,趁夜进攻东都洛阳的外城,在洛阳外城的丰都市,大肆焚烧、抢劫,直到天亮拂晓,才引兵离去。这样一来,使得东都洛阳更加人心惶惶。于是,洛阳外城的许多居民,纷纷迁居至宫城里面。洛阳城中,各个衙署中都住满了人。并且,在此之后,洛阳附近的不少隋朝官吏、将领也相继归降李密。 巩县长史柴孝和、监察御史郑颐,献出县城,投降李密;隋朝虎贲郎将裴仁基,与其子裴行俨,杀死监军御史萧怀静,率领部众,举虎牢关全城,投降李密。在这么多隋朝官吏、将领,投降李密之后。李密授予裴仁基上柱国、河东公;其子裴行俨骁勇善战,也被授予上柱国、绛郡公;任命柴孝和为护军,郑颐为右长史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