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二章 【未雨绸缪】-《放啸大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陶晟这回连头都叩不下去了,脑袋嗡了一下,空白片刻,面如死灰,涩声道:“陶晟该死,陶晟让家主失望了,陶晟……”

    张放摆摆手:“坦白迟到无妨,只要不缺席就行。说说吧。”

    陶晟被这么一拿捏,再无半点犹豫,竹筒倒豆子,一骨碌全倒出来。

    “九成是王氏做祟。”张放听完后,第一反应也跟陶晟一样。这并不难猜,因为这些人所做,完全是政敌所为。张放在朝中的政敌当然不止王氏一族,但敢用这种手段的,除了王氏再没别人。

    估计王氏兄弟也没想到,这陶晟还真敢说——常人遇到这种事,从自身利益出,不是隐瞒得死死的么?这陶晟脑袋咋长的,居然会坦白?

    事实上陶晟的确犹豫了很长时间,也曾一度想过隐瞒,因为一旦坦白,背主之罪是逃不了的,他的人生与前程尽毁。这也是王立、贾子光之流敢下手又敢放人的原因。

    最后,是不时隐隐头疼的后遗症提醒了陶晟——家主明察秋毫,辨识人心。这在当年的西征路上及治理摘星城,收拾康居国师的事件中,屡有所闻,亦曾亲眼所见。更不消说家主在长安还有强大的耳目情报系统,早晚也会查到的。陶晟不愧是干了好几年的摘星城主事,这点决断魄力还是有的。王立、贾子光到底小瞧了他。

    这一刻,陶晟无比庆幸,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。他很清楚家主所说的“等待了五日”的含义,背脊凉飕飕地。

    同样在这一刻,张放也很庆幸,自己在西征路上,对下属扈从种“心蛊”是非常正确的。他并不怀疑下属的忠心,但同样知道,信任不是绝对的。这个世界上,有太多的东西,能轻易击破忠心,摧毁信任。筑一道“堤坝”,于人于己都是有利无弊之举。

    火药,是张放的核心机密之一,任何涉及到这个敏感机密词汇,都会引“心蛊”,出现各种不良反应。

    张放对自己动的手脚引的后果很清楚,因为他做过很多次实验。因此回到侯府后,一听对陶晟状况的描述,再召来他一看,就知道陶晟遭遇了什么。张放经过短暂的考虑,决定给这位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家仆一个坦白的机会——让他自己说,而不是被逼着说。

    很庆幸,陶晟没让他失望,尽管迟了些。

    “家主,这岂不是说,太后、大将军要对家主……”眼见家主证实了自己的猜想,陶晟脸都白了。

    “还没严重到那个程度。”张放冷哼,“我久不在长安,如果他们不趁机搜罗些不利于我的东西,那真是枉为人了。放心,王商一日不倒,一日就轮不到我。不过,这事也提醒了我,该是正面向王氏表态的时候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