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故人往事-《石矶西畔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文龙再次谢过撄宁道长,又道:“久闻您在京城德高望重,一呼百应,晚辈还有一事相求。”

    撄宁道长抬了抬眼皮:“听志远(刘馆长的名字)说,你肯拿出药方,可谓义举,说吧。”

    文龙便将安玄德、支玄同所做的恶事讲了一遍。话音刚落,一直陪在旁边的刘馆长蹭地站了起来:“长生不老?一个人活着,就要消耗资源,能量越大,消耗得就越多,一直活着,全天下都要消耗殆尽,其他生灵还怎么活?这是有违天道。”

    他侃侃而谈,一时忘了撄宁道长的感受,反应过来时,赶紧住了口,脸上有些发窘。

    撄宁道长咧嘴一笑,摆了摆手:“无妨,老而不死,是为贼也,如果慈禧老太后还活着,我等又如何能赶上这太平盛世。何况生老病死,就像这四季轮回,修道之人,讲求天人合一,何必拘泥于皮囊。志远,你告知京城道友,如有发现这些人的行踪,相互通个气。”

    他继而转向文龙:“你这个孩子,古道热肠,我很喜欢。正月十五,在齐鲁东岳,将举办一场罗天大醮,届时很多不世出的高人都会到场,我写一封信,你带在身上,一方面帮我问候些老朋友,一方面也可打听令师祖的音讯。”

    文龙走后,撄宁道长捋着胡子,对刘馆长道:“此子有古人遗风。”

    从火神庙出来,文龙前往施宅。衣映雪正在教小林练字,见他进来,捻起一根狼毫,蘸上墨,递给文龙。

    文龙没想到她要考自己,想了想,写了半阙词:万象挂空明,秋欲三更。短篷摇梦过江城。可惜层楼无铁笛,负我诗成。

    这是现代词宗夏承焘《浪淘沙·过七里泷》的上半阙,用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笔意写就,词的高古与字的古拙相得益彰,又与衣映雪前日写的诗暗暗相合。

    衣映雪看过,点头道:“你这个字,倒是比我更适合教孩子。”

    文龙笑道:“小时候常看爷爷写这首词,我也跟着学,后来帮师父抄书,又练了几年。”

    衣映雪想起文龙拜托的事:“姥爷托了一些书画界的朋友,目前还没有打听到刘婉华这个人,别着急,再等等。”

    文龙点头称谢,跟小林玩了一会儿,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后面几天,文龙每天都过来看望小林。小林用文龙给的钱,网购了一个书包和一套小学教材,文龙有时看着衣映雪教导小林,写字画画,有时陪着衣映雪、施云亭聊天喝茶,心中一片宁静喜乐。

    今天是和老爸老妈在京城团聚的日子,在高铁站,文龙见到了大半年没见的父母,和快一年没见的学霸弟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