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门派传承-《石矶西畔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撰写这篇石文的,竟然是文龙从未见过的师伯陆守神。整篇文字用白话写就,记录了陆守神师兄弟二人的来历和寻师过程。

    原来,陆守神是陆江城收养的义子,从小跟着师父长大。而杜守中,竟然是陆江城的儿子。

    陆江城中年时,曾救下一名孤身逃难的女子,在照料女子的过程中,二人产生情愫。杜守中出生后,因陆江城时常外出,为生活方便,母子二人平时就住在前山。杜守中一岁时,女子在空袭中丧生,陆江城将杜守中接回门中亲自抚养。为纪念妻子,杜守中随了母姓。

    后来陆江城加入道盟,将杜守中托给陆守神照顾,自此一去不归。陆守神等杜守中到了能照顾自己的年纪,带着他千里寻父,可惜多年无果。后来陆守神见杜守中根基已成,不欲他分心此事,自己一人踏上了寻师之路。

    功夫不负苦心人,当时尚有一些前辈高人在世,经过多年探访,陆守神终于打听到了师父的下落,一路寻到句曲山,最终进入洞天,找到了师父的遗蜕,并得到了本门的传承。至于这传承从何而得,文中并未提及。

    此时陆守神已年过六旬,不想再往返奔波,用秘法知会师弟之后,便安心在此地修炼,那块石碑正是陆守神所立。

    一晃半个甲子过去,陆守神年近百岁,自感大限将至,遂将毕生心得记在某处,而后开穴留文,伴师长眠。

    文中最后记载,收录心得的地方,仅能保存十余年,过时不候。世上机缘,本来如此,天时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成事。虽然逆行者有之,偶得者有之,但亦是天道的一部分,就像快感是身体为了繁衍,给出的诱惑。真正能抵御妄念,不凭运气成功者,方能持久。

    文龙看到这里,心生感叹。看来师父已然全盘得知,没和自己说,是想历练自己,能否得到这份机缘。自入洞天以来,虽然貌似顺利,但如不能经受耐心、杀心、贪心、色心的考验,定然走不到这里。

    按照文中推断,师伯谢世已将将十年,不知心得现在何处,自己有没有这个福气。

    他摇了摇头,采摘了些野果献花,放在师祖和师伯的墓前,又在师伯墓室前鞠了三个躬。刚直起身,那只伯劳鸟又叽叽喳喳地飞了过来,站上了文龙的肩头。

    文龙转头看向小鸟,就在人目与鸟睛相对的一霎,文龙眼前金光一闪,如坠梦中,只觉得无数光点涌向自己,感觉就像是两只手机通过蓝牙在传输数据。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文龙悠然醒转,伯劳已不见踪迹。他忙运了一遍功,未感觉有什么不适,脑中却多了一些从未学过的知识。

    这些知识与本门功法有很高的契合度,只是更为高深,自己目前还无法直接掌握。

    想不到本门的传承会在一只鸟身上,师伯是怎么做到的?难怪石文上说只能保留十余年,原来是受限于小鸟的寿命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